不久前,一名河南的大学生因申请大量的校园贷款,无力偿还,选择以跳楼的方式结束的自己的生命,这一新闻,将“校园贷”推至风口浪尖,风靡全国大学生校园的网络借贷平台,到底是好还是坏?这一话题不禁引起了国人的深思。本来提前消费并不是新闻,但是不良校园借贷行为,却给这一新兴事物蒙尘。今天打麻将技巧,小融细数了“校园贷”中存在的五宗罪,也给懵懂中的大学生提个醒。 一宗罪:校园贷审核存在漏洞 “一张身份证、一纸学生证,就能拿到一万元贷款”。大学生贷款广告打得凶,但是许多平台在审核这一点上却做得并不好。跳楼闹出新闻的大学生小郑,他背负的几十万贷款中,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冒用同学的学生证办的。 不是本人,竟然也能拿到贷款,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某些校园借贷平台审核上的严重漏洞。 二宗罪:放贷额度过高,诱导学生过度消费 大学生一族本以学业为主,并无收入来源,平时的生活费多是从父母那里领取。但是现在的校园贷中,动辄可借出一两万的贷款额度,并没有考虑学生实际的偿还能力。这也导致许多学生,盲目消费以后,拆东墙补西墙,形成恶性循环。 三宗罪:设置高利贷陷阱,隐瞒实际资费 在记者调查校园贷款的实际情况时,可以看到许多“0利率”的广告宣传单,可如果细算下来,年利率高得惊人,有些甚至高达30%以上,本来一部市价4800元的iphone6s,贷款下来最终可能要交6000多,提前消费的代价实在太大。 四宗罪:风险警示不够 校园贷款平台在宣传推广时,很少会将风险警示这一栏放入宣传语中。然而对不谙世事的大学生来说,这一点又是理性消费的一个重要前提。 校园贷款如果不按时偿还,不仅面临罚息,还有信用污点等风险,对以后申办信用卡、申请房贷甚至报考公务员都有严重影响,不知道这一点,也就有了许多大学生借钱不还的事例发生。 五宗罪:催收方式野蛮 许多未按时还款的大学生还面临着各种花式催收的折磨:自己的名字被大字报贴在校园、 父母朋友受到电话短信骚扰、日常学习生活节奏被完全打乱,有些不堪催收压力的大学生甚至有压力过大,放弃学业的念头,而这种野蛮催收显然也是不合法的行为。 如今,教育部、银监会联合发文,要加强对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和整治,希望这股不正之风,在未来能得到有效遏制,还校园一方净土。 《两个人去银行办房贷,他却比他少出几万元,原因可能是……》关注“融360房贷”(fangdai123)微信号,回复“原因”打麻将技巧,立即揭秘省钱真相。 |